1862cc成色(中国·金沙集团)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和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 掌握科学的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 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 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 外语(2学分)

2.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 教育原理(2学分)

4. 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 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 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 幼儿园课程研究(2学分)

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学分)

3. 儿童游戏专题研究(2学分)

4. 幼儿学习心理专题研究(2学分)

5. 儿童行为观察与研究(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 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2. 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3. 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每一类专业选修课至少设置2门课程,每门课程1-2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1. 校内实训(2学分):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 校外实践(6学分):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详见附件)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教育见习(含观课和课例分析)、教育实习(含幼儿园教学、教育调查、班级管理实务)和教育研习(含教研与主题研讨)三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应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应在第二学年完成。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分散实践和集中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幼儿园三方协同合作,建立了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研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1份实践教学总结报告和1份基础教育研究调查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单位的实践导师共同组成。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学前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幼儿园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总学时

考核

方式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学位基础课程

(12学分)

外语

2

36

考试

1

外国语学院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

36

考试

1

政治学院

教育原理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课程与教学论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教育研究方法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专业必修课程

(10学分)

幼儿园课程研究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

2

36

考试

2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儿童游戏专题研究

2

36

考试

2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幼儿学习心理专题研究

2

36

考试

1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儿童行为观察与研究

2

36

考试

2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学前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儿童教育哲学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幼儿园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指导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幼儿园环境创设专题研究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学前教育管理与政策分析专题研究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幼儿园班级管理实务

2

36

考查


金沙集团1862cc成色

实践教学

(8学分)

校内实训(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

不少于1学年

考核

1-2


校外实践

教育见习

1

考核

1


教育实习

4

考核

3


教育研习

1

考核

3


补修课程

教育学

不计  学分

随本科生学习

(非师范专业)

考核

1


心理学

考核

1


学前教育史

考核

1


学前教育学

随本科生学习(跨专业)

考核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考核

1


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2


论文写作与答辩




3-4



附件: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案

(学前教育方向)


为贯彻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全日制教育硕士学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促进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实际、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岗位能力需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经验,养成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了解学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育创新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

实践教学的时间累计为一学年,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等环节。教育见习在第一学年进行,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在第二学年进行。

三、实践教学的方式与内容

实践教学可采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上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等。

(一)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

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听课,参加教育管理专家与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主题班会,参加市级或区级教研活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生活。

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听课应不少于4节,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和跨专业学生听课不少于6节。公开课听课次数不少于2次,参加市级或区级教研活动应不少于1次,参加主题班会不少于1次,参加专题报告或讲座的不少于2次。

(二)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思考学前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教育评价的方式及方法,有目的开展相关案例的搜集与分析。

1. 教育实习的准备

与实践基地共同做好入驻实践基地前的动员工作,听取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实践基地导师的情况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基地现状和教育教学的情况;帮助学生研究教材、备课、撰写教案和试讲;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培育。要求学生有重点地观摩教学公开课和主题班会,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实践

学生在实践基地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工作。认真听课,每周听课应不少于4节;认真编写教案,精心试讲。独立讲授新课应不少于6节;授课前需经实践基地导师的批准;课后要认真评课,集体讲评次数应不少于2次;积极参加实践基地的教研活动和幼儿的一日活动的组织活动。

3. 班主任实践

学生应认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解幼儿和班级文化,熟悉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集体或个别幼儿教育工作(如家访);认真搜集和分析相关案例;独立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应至少组织2次班级集体活动。

4. 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材料的收集

学生结合教育实习内容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收集相关实践案例、调研材料和参考素材等,为撰写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做好准备。

(三)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实习的系统总结和反思,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学生应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实习总结报告,报告一般应包括收获与困惑、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和努力方向等。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保障

1. 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工作应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组织管理、实践内容、时间安排、考核评定等内容。

2.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配备一定数量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备),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

3. 应与实践基地共同组成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4. 应成立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导师组,负责学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过程的指导、监控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工作。

5. 应建设一定数量、稳定的和区域分布合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应具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较好的教科研力量和工作生活条件,具有较为系统的培养计划和规章制度。

6. 应按程序聘请实践基地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校内导师与实践基地导师共同负责指导的双导师制。原则上每位实践基地导师指导实习学生的人数不超过3人。

7. 应认真组织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定,由实践基地和导师组共同为学生评定成绩。


研究生课程简介

《教育原理》

开课对象:全校教育硕士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程

开课学院: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英文名称:

学时学分:34/2 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讲授适用学科(代码+名称):0451 教育硕士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教育原理课程是教育硕士学位基础课程,为学生的未来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其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发展、课程、教学、德育和教育管理等理论知识,学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掌握基本教学方法与技能、德育工作的方法、教育管理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授课研究生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教师将按照学校间、地点上课,课堂上教师要系统地讲解教育学、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掌握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能力,了解并学会德育的基本方法和教育管理的基本技能,带领学生做好教育实践方面的课堂练习。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心得,给予学生平等话语权,倡导师生之间进行学术对话,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式引导和示范,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动到实践中去。同时,教师要严格做好出勤率统计等各项工作。

(三)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四)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

一、教育及其形态

二、教育功能

三、现代教育观

四、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二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基本认识

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四、素质教育理念与落实

第三章学校教育发展

一、学校教育历史

二、国内外著名教育家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二、国内外著名教育家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三、学校教育制度

清明节放假

第四章课程

一、课程概述

二、课程类型与课程流派

三、课程设计与开发

四、课程改革

第五章教学

一、教学与教学理论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活动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七、教学评价

八、教学改革

第六章德育

一、德育概述

二、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四、德育过程

五、德育方法和途径

第七章教育活动与管理

一、班集体建设与管理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期末理论考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用于考察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行为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理论考核主要用于检验学生对于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及拓展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70%。出勤率作为一个量化考核指标,参照一般性课程的出勤考核标准:学生累计缺席不多于2次,超过者予以批评教育。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叶澜著:《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课程与教学论》

开课对象:全校教育硕士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程

开课学院: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英文名称: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学时学分34/2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适用学科(代码+名称):0451 教育硕士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是全校教育硕士的一门学位基础课程,是一门通过阐述课程与教学基本概念、命题和理论,解释课堂教学现象,并运用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教学问题、指导中小学教学实践和改革的理论课程。本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教育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与教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任务,是提升教育类研究生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目标、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基本原理,掌握课程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断加深理解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现象,熟悉课程研制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运用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逐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现代教师专业素养。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仔细阅读相关教材,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

(2)积极关注中外课程与教学实践现状,发现问题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努力提升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水平,超越经验上升理性;

(4)学会运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能力。

()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 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 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 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 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2.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3. 学科的基本结构。

4. 学习领域的扩展。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课程概念,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课程发展的历史状况,课程论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分科课程、知识、经验、活动、计划与方案、课程的表现形式、学校课程、古代和近代地课程形态、现代课程的形成、当代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显性和隐蔽课程、影响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教学难点】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分类。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概念、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活动、计划(理解、掌握)

2. 课程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理解、掌握)

3. 古德莱特的课程形态划分(了解、理解)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诞生;古代学校的课程;现代课程

2. 当代课程的表现形态:

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必修课与选修课(了解,掌握)

第三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2. 社会、儿童、知识

3. 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

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课程内容的不同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其组织技术。

第一节课程目标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目标的涵义

2. 课程目标的取向:三种价值取向、三种形式取向

3.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4.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课程内容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内容的涵义。

2.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即学习者的经验。

3. 课程内容选择原则: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

4.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与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5. 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实施的涵义、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课程实施的途径、环节;课程评价的取向和方法。

第一节课程实施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实施的含义和取向。

2. 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

3.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4.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课程评价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课程评价的含义。

2. 课程评价的功能。

3. 课程评价的过程与阶段。

4. 课程评价的对象;

5. 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简介。

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目标】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

第一节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2. 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3.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第二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2.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第三节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2.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教学、对教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的特征、教学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当代教学论几个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的特征

第一节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教学的定义。

2. 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 教学的本质及其论争。

第二节当代主要教学理论

本节应掌握当代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1. 教学与发展理论

2.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3. 范例主义教学理论

4.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5.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第三节现代教学及其特征、原则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

2. 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3.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4. 现代教学的几个原则。

5. 优化教学与教学的有效性。

第七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基本知识:教学模式概念及发展的历史;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和依据、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模式及模式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传递的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教学难点】模式的价值;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教学的发展方法

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与类型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定义。

2. 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3. 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4. 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第二节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教学方法的概念与意义。

2. 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

3. 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三节中小学常用教学法及其选择与运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5.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6. 教学方法的革新。

第八章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意义及历史演变,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个别辅导、现场教学、复式教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班级授课制、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2.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理解、掌握)

2.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了解、理解)

3. 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理解、掌握)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

2. 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

3. 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备课的意义、应做好的工作。

2. 上课的要求。

3. 布置与批改作业的要求。

4. 课外辅导的方式、要求。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作用、方式、基本要求。

第九章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教学评价及其功能、教学评价的技术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和用途、教学评价的技术

【教学难点】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功能、评价对象的确立、评价的开展

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教学评价的涵义与价值取向。

2. 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种类及各类评价的特点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 总结性评价。

2. 形成性评价。

3. 诊断性评价。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来说:课堂出勤与讨论,占30%;开卷考试,占70%。

(六)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郝德永.课程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靳玉乐.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丹尼斯·劳顿等.课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瞿葆奎.课程与教材(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9.王策三.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1.周兴国等.课程与教学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教育研究方法》

开课对象:全校教育硕士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程

开课学院: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英文名称:

学时学分34/2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教学方式:面授(主讲+练习)适用学科(代码+名称):0451 教育硕士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教育研究方法》是传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既有方法论的性质,与哲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又讲述具体的方法,如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它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但又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是一门由教育哲学和教育科学两大门类接缘而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学科。它与教育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育实践有着直接的辅助作用。

《教育研究方法》的任务是运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认真考察,系统分析教育过程出现的各种现象,探索其中规律,用以形成科学的认识,改进教育实践工作。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形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念,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有关理论。

2.通过学习和一定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课程教学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理性思辨与现象归纳结合、研习教材与广泛阅读结合。

()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教育学原理》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概述3课时

第一节教育科学: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二节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

01研究方法的四种水平

02研究方法的信度与效度

03分类

04基本步骤

第二章选题6课时

第一节选题的概述

01选题的含义

02选题的类型

第二节选题的方法

01课题的来源

02选题的原则

03选题的方法

第三节选题的评估

01选题的论证

02选题质量评估

03开题报告

第四节研究假设的表述

01研究假设的含义

02研究假设的类型

03研究假设的表述

第三章写作6课时

第一节论文的文体规范

01论文结构

02逻辑方法

第二节论文的格式规范

01标题

02中英文摘要

03关键词

04前言和结语

05汉字数字

06阿拉伯数字

07标点符号

08图

09表

10参考文献

11作者简介

第三节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01评价要素

02字体规范

03书写格式要求

第四章文献法6课时

第一节概述

01文献的概念

02文献的种类

03文献法的概念

第二节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01文献的搜集

02文献的整理

第三节文献综述

01特征和意义

02形式与结构

03基本要求

第五章问卷法9课时

第一节概述

01定义

02目的

03条件

第二节设计方式

01问卷的结构

02问卷的类型

03答题设计

04编制的原则

第三节发放与回收

01问卷的发放方式

02问卷的回收

第四节应用范例

第六章访问法6课时

第一节概述

01优点

02缺点与限制

第二节访问法的结构类型

01结构式访问

02无结构式访问

03半结构性访问

第三节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01面访的原则

02访问的准备

03接近受访者

04进入访问

05探测性处理

06访问的控制

07结束访问

08访问记录

第七章观察法6课时

第一节概述

01观察法的概念

02观察法的类型

第二节实施步骤

01准备阶段

02实际观察

第八章测验法6课时

第一节概述

01测验与量表

02应用对象

第二节测验的编制与分析技术

01编制的基本程序

02命题原则

03题目分析

第九章实验法6课时

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

01实验法的特点与意义

02教育实验的特征与基本要求

03教育实验中的三种变量

04教育实验的类型

第二节教育实验的实施

01教育实验的设计

02成果总结与应用推广

03无关因子的控制

()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作业考察等方式进行考核。

()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1.辛治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案例》,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诗亚,《教育科学学初探:教育科学的反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郑金洲、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 1978-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心理发展与教育》

开课对象:全校教育硕士课程类别:学位基础课程

开课学院:金沙集团1862cc成色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学时学分34/2 考核方式:考察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适用学科(代码+名称):0451 教育硕士

课程简介主要内容:

()课程的性质、地位、目的和目标、任务

《心理发展与教育》是师范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学习其他教师教育课程的基础,是是其从事教师职业和专业发展的必修课程之一,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奠定心理学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阐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速度、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对儿童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

()预修课程与相关知识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主要分析心理与教育的基本关系,涉及知识学习、问题解决策略、创造性教育、元认知发展与培养、学习动机培养、品德发展与培养、社会性发展与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个体差异教学以及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随堂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的理解)

()教材与教学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林崇德,《教育与心理发展:教育为的是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点击: 编辑:叶方舟 预审:李宜江 终审:李宜江 添加:叶方舟 时间:2020-11-09
Baidu
sogou